尽管夏令营市场走俏,但被戏称乱了“营”的中国夏令营究竟给孩子们带来什么?随着夏令营种类地不断“开发”,“学习”夏令营、“另类”夏令营、“托管”夏令营、“贵族”夏令营在裹挟市场的同时,似乎离夏令营的本义越来越远。而夏令营最初的定义是什么?媒体一次次求证找它的由来。
夏令营起源于美国的“ 肯恩营队”。从此,夏令营被公认为一种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的,给孩子成长“补充营养”的活动,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过程,一种体验式的教育。在夏令营中,孩子们体验自然、友情、磨砺生存,在获得知识、提高能力的同时,促进人格品质的培养。
面对如今市场上越来越多“忘本”的夏令营,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哓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现在的夏令营不该只求标新立异,应在“趣”“益”两点上多下功夫,让孩子在娱乐中体会,在乐趣中收获。不要只着眼于“能力培养”,还要增加夏令营的人文色彩。不要让夏令营成为学校生活的简单再现,而要让孩子们体验一种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生活;不要以赢利为第一目标或主要目标,必须坚持育人第一和公益至上,坚守教育的本质。教育始终是夏令营的灵魂,也是一切夏令营最本质的特征。
同时,一些相关人士指出,夏令营活动管理需要法制化,对夏令营经营主体、经营方式、活动内容、组织人员进行规范和监管。夏令营市场必须规范化、专业化。 |